---------------
4以斯帖王后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王后,关于她的故事可以参阅《旧约》《以斯帖记》第二章。‐‐译者
5参阅fihrirt,p304,116;tabari,voli,p688,ll1,12‐13;p689,11。
6十二卷,于1704‐1717年出版于巴黎。
7三卷,于1839‐1841年出版于伦敦。1859年普尔加插画后,再版于伦敦。1883年普尔校订后,三版于伦敦。后来又出过几版。
1九卷,于1882‐1884年出版于伦敦。
2十六卷,于1885‐1888年出版于伦敦和印度贝拿勒斯。
3aghāni,voliii,p,22。
4参阅ahadhal-qirni,bashshāribn-burd:shi&lso;ruhuwa-akhbāruhu(cairo,
1al-hasanibn-nāni&rso;;ibn-khallikān,voli,p240。
---------------
的淫荡的宠臣,创作了许多描绘娈童之美的歌曲和赞美酒味的诗篇(hariyāt),这些诗歌使那些边读诗边饮酒的人销魂,有趣地说明了同时代的贵族生活2。艾卜&iddot;努瓦斯的&ldo;格宰勒&rdo;(ghazal,简短的恋歌)是介乎五行与十五行之间的诗歌,是模仿波斯歌咏者的体裁而创作的,波斯人发展这种诗体的时代比阿拉伯人早得多。
诙谐而且淫乱的艾卜&iddot;努瓦斯所表现的是宫廷生活轻松的一面,而他同时代的苦行者艾卜勒&iddot;阿塔希叶(748‐约828年)3却表述了关于死亡的悲观的反省,这是一个具有宗教心理的普通人所怀的思想感情。他本来是一个陶器商,是贝杜因人阿奈宰部族的苗裔。他痛恨自己所居住的巴格达城里的那种可鄙的高级生活。虽然哈伦&iddot;赖世德给他规定年俸五万第尔汗,他仍穿上托钵僧的道袍,而且创作了许多鼓吹苦行的道情诗(zuhdiyāt),由于那1925);aghāni,voliii,pp19‐73,volvi,pp47‐53,ibn-khallikānvoli,p157;ibn-taybah,shi&lso;r,pp476‐479。些诗,他可以算做阿拉伯圣诗的创始人1。阿拔斯王朝时代,各省区,特别是叙利亚省,培养了许多第一流的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艾卜&iddot;太马木(约845年卒)和艾卜勒&iddot;阿拉&iddot;麦阿里。艾卜&iddot;太马木的父亲是大马士革一个酒店老板,信奉基督教,名叫塔都斯,他儿子改信伊斯兰教后,把他的名字改成奥斯2。艾卜&iddot;太马木是巴格达的宫廷诗人,但是他的盛名不但是靠他自己的诗集3,也还是靠他所编辑的《坚贞诗集》(diwānal-haāsah)4得来的,这部诗集分成十类,第一类是褒扬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的,所以把全部诗集叫做《坚贞诗集》。这部集子,包括阿拉伯诗的精华。另外一位宫廷诗人布哈突里(820‐897年),也编出一部《坚贞诗集》1,他仿效艾卜&iddot;太马木的体例,但所选的诗歌,不如艾卜&iddot;太马木的优秀。
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们、大臣们和长官们给诗人们以保护,用他们来颂扬自己的功德,这不仅使颂词体(adih)成为最受人爱好的体裁,而且使诗人们贱卖了自己的艺术,一般人常说,虚饰和浮夸,是阿拉伯诗的特征,不是毫无根据的。阿拔斯王朝的诗,跟其他各时代的诗一样,主要是主观性和乡土气的,充满了地方的色彩,但是不能翱翔于时间和空间之上,从而在无时间无地域的第一流诗歌中间获得一席地位。
---------------
2参阅他的诗集diwānabi-nuwās,edahudwāsif(cairo,1898);aghā-ni,volxviii,pp2‐8;ibn-taybah,shi&lso;r,pp501‐525。
3这是他的绰号,意思是&ldo;狂士&rdo;,真名是isóilibn-al-qāsi。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参阅aghāni,voliii,pp126‐183;as&lso;udi,volvi,pp240‐250,333‐340,volvii,pp81‐87;ibn-khallikān,voli,pp125‐130。
1参阅他的诗集diwānabi-al-&lso;atāhiyah(beirut,1887)。
2参阅aghāni,volxv,pp99‐108;as&lso;udi,volvii,pp147‐167;ibn-khallikān,voli,pp214‐218。
3edshāh&lso;atiyah(beirut,1889)。
41828年由freytag出版于波恩,叫做ash&lso;āral-haāsah;附注释的两册,1847‐1851年出版于波恩。
1yer和argoliouth的影印本附索引,于1909年出版于莱顿。
---------------
第二十八章教育
儿童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儿童才会说话,他父亲就应该教他读清真言(al-kaliah):&ldo;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rdo;(lāhailla-l-lāh)他满六岁的时候,就应该学习礼拜。他的正式教育,从此开始了2。小学校(kuttāb),即使不是清真寺本身,也是清真寺的附属物。小学的课程,是以《古兰经》为核心的,《古兰经》是小学生的读本。他们一面学习朗读,一面学习书法。1184年,伊本&iddot;祝拜尔访问大马士革的时候3,注意到小学生的练习材料,不是《古兰经》的明文,却是世俗的诗句,因为把真主的言辞涂抹掉,有亵渎《古兰经》的意思。除读书和写字外,学生还要学习阿拉伯语法、历代先知的故事(特别是穆罕默德的故事)、初等算术原理、诗词,但是不学情诗。在全部课程中,特别着重背诵。巴格达小学校中成绩优良的学生所得的报酬是,骑着骆驼,在大街上游行,观众向他们投掷巴旦杏。有一次发生了悲剧性的事件,因为有一个小学生的眼睛,被巴旦杏打瞎了1。这种祝贺小学生能背诵全部《古兰经》的场面,在现在的穆斯林国家,还不是罕见的。有时,由于一个小学生能把《古兰经》的某部分背得纯熟,教师还会放全体小学生一天或半天的假。女孩子受初级的宗教教育,是受欢迎的,因为那是她们的智力所能及的,但是,没有人特别愿意指导她们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因为在这条道路上,处处是花朵,处处是荆棘。难道妇女活动的范围不终归是以纺车为中心吗2?富足人家的子弟,有家庭教师,教他们宗教学、纯文学和作诗法。这些家庭教师,通常是非阿拉伯血统的。贵族教育的理想,可以从哈里发赖世德对他儿子艾敏的师傅的指示中看出来,他说:&ldo;你随时随地都叫他受到你的教益,但是不要过分严格,以免压抑他的才能,也不要过于宽大,以免他习于闲散;你要尽量用亲切和温和的手段矫正他,如果他不肯改正,就应该采取严峻的手段3。教鞭被认为是教师所必有的设备之一,由上文可以看出来,哈里发赞成对他的孩子们使用教鞭。伊本&iddot;西那在他所著的《政治论文》(risālatal-siyāsah)中有专章论述父亲如何对待儿子,他在这一章里曾提到&ldo;动手&rdo;是教育艺术中一种有效的办法4。小学教员被称为教师(u&lso;alli),有时被叫做教义学家(faq-ih),因为他是受过教义学的训练的,小学教员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有一句人们爱说的格言说:&ldo;不要向小学教员、牧人和冶游郎请教1。&rdo;麦蒙时代的一位法官,竟然拒绝承认小学教员在法庭上的作证。阿拉伯文学书里有些轶事,是以小学教员为题材的,把他描绘成一个大傻瓜。&ldo;比小学教员还要笨&rdo;,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