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县尊,听说县尊要收茉莉花的税,草民家的茉莉花收过了,草民前来缴税。”
舜华家和袁家村其他人一样,早缴了夏税和和秋税。
袁族长上前回道:“回县尊,老夫这位族孙女,家里有一位弟弟袁秉哲,在今年八月考取了秀才,按理应该有优免。
她家今年的夏税和秋穗,都是交完的,这十斤茶叶,是她孝敬您的。”
张知县哪里不知道?交税是比较文雅的说法。
他看了看案上的十个箱子,心想,太少了,还不够他给张阁老送礼的。
他想了想说:“这茉莉花不同于水稻和麦子,不能按粮食的税额来交。
这茉莉花茶,既是在我县生产,本官允许你们以茶代税,每年交一百斤。”
袁族长急了:“大人,这花茶,每年要上贡给朝廷,剩不下多少来,大人要一百斤,太多了吧?”
张知县的脸立即沉了下来:“本官允许你买地建厂,允许你以实物代替银钱交税,已经是法外开恩,你还想怎么样?想抗税不交?”
舜华上前,把袁族长护在身后,向张知县福了一礼:“县尊的指示,民女知道了。
只是今年的茉莉花茶,都卖完了。明年开始,就按大人说的法子交税。”
张知县坐在大案后边的交椅上,沉思了一会儿才说:“今年的茉莉花既是没有了,那你们就交银钱吧。
听说你们供给朝廷的,是十两银子一斤,今年的一百斤,就折算成银钱好了。”
真是没有最贪,只有更贪啊。
舜华第一次目睹大明官僚的贪婪嘴脸,连气都懒得生了。
既然你不怕死,那就把坑给你挖大一点,就不信埋不掉你!
她叹口气,拉住还要上前争辩的袁族长。
袁族长身边的袁四爷,早已气得怒发冲冠,就要不顾一切的上前理论。
舜华赶忙拍拍他的手,安抚住这位老人。
袁四爷本来就是大嗓门,他一出声,张知县肯定判他个咆哮公堂,当众打板子也是有的,老人家哪里受得起。
舜华从随身的挎包,里掏出几张银票,双手递上去:“遵大人的命,民女这就交税,请大人给一份完税证明。”
张知县看见银票,脸色这才缓和下来,忙叫过师爷:“去,去户房,给她写一份完税证明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舜华接过那一份证明,对张知县说声告辞,就转过身,一手搀着袁族长,一手搀着袁四爷,走出了县衙大堂。
张知县对师爷说:“拿上那些盒子,回后衙!”
回到后衙,张知县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个盒子,抓起一把茶叶,放到鼻子下闻了闻。
陶醉地说:“这是贡品茶啊?可惜少了点!唉,都不够本官送礼,今年是没口福了。”
师爷只得了一盒,也嫌少,就在旁边怂恿他:“我看那袁氏小姑娘,无父无母,大人就是再要多点,量她也不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