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 > 第89章(第1页)

第89章(第1页)

吐鲁番的葡萄节同样闻名,举办葡萄节的地方叫&ldo;葡萄沟&rdo;,也称&ldo;沙漠里的珍珠沟&rdo;,到新疆来的远方客人都必然到此一游。亲临此地一看,眼前是一片绿洲,犹如包围在漫漫金黄色沙丘波涛之中一座小小的绿色天堂。狂欢节的节目一个个上演了。那是维吾尔人的结婚礼仪,好比从天外飘下来一群群天仙般美丽的吐鲁番姑娘,欢歌起舞。姑娘们的身后是宏大的天然舞台背景,一边是绿莹莹的葡萄林,另一边是金灿灿的沙丘,景色迷人。这里有哈密瓜比赛,看谁送来的哈密瓜个头最大;这里有骆驼队从沟旁的沙丘上缓缓走过,告诉人们这是古代驼帮行经的著名的丝绸之路。参加吐鲁番葡萄节,给与我无限的乐趣。身处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幸福地唤起童年的美好记忆:在当年巴勒斯坦近乎荒漠的土地上,有我们自己的葡萄园,我在那里采摘并且品尝自己亲自栽种的葡萄。

44茅台、人情、关系

中国人本有好客的传统,注重人情和关系,我们这些国外贵客的到来,难免会遇到中国主人在这方面的轮番&ldo;轰炸&rdo;。请客吃饭第一件遇到的事就是请客吃饭。从1989年第一次进入中国,我就在这方面深有感受,吃不完的大小宴会,午饭晚餐。在陈设讲究的大餐馆里,既有中央厅接纳普通顾客,也有专门的包间招待有钱人和贵宾。主人一般都把我们领到这些单独的包间里作为贵客款待,圆形的餐桌能坐上10来个人。我在当年的报告中写道:&ldo;来到中国,餐桌上摆出来的丰盛菜肴,专事上菜进酒的姑娘们的端庄风韵,进餐时间的精准不误,无不使你感到赞叹。&rdo;我对中国人吃饭如此守时甚是欣佩。中午11:30、晚间18:00点准时开饭,这和做任何一件计划好的事情一样,板上钉钉,我姑且称之为&ldo;中国时钟&rdo;。记得过去在以色列,有一次我和夫人按约定时间到父母家吃饭,赶到家的时候是下午1点钟,发现父母满脸不高兴,当时不知是什么原因。到过中国以后我才逐渐明白过来,父母亲虽然回到以色列很久了,但还是改变不了他们在中国准点用餐的习惯:中午12:00点钟开饭,晚15分钟也算迟到。难怪人说,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爱问:&ldo;吃饭了吗?&rdo;吃饭,足见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现在这种招呼逐渐少见了,吃饭不再是过去但求温饱的同义词,而是越来越讲究了,应酬请客吃饭的社交意义也日益突显出来。中国食谱的丰富多样让你大开眼界,特别是在南方。主人喜欢向客人炫耀他们&ldo;独此一家&rdo;的特产,用别地方见不到的&ldo;珍禽异兽&rdo;烹制的菜肴来款待贵宾,并以此引为骄傲。我在上面提到的报告中曾经指出:&ldo;送到餐桌上的菜肴,常有各种不同肉类,有王八、有猴脑、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或爬虫。这类食物一般在华南一带流行,广西就是这样的地方。&rdo;我一向不愿吃这类从未见过的东西。近来情况不同了,也许主人看出了我的心情,也许是经过非典事件以后人们已经有了改变,这类&ldo;珍馐&rdo;再不像过去那样受到青睐了。到了四川和贵州,款待我们的又是这些地方的特色辣椒。中菜的一个特点是辣,特别是西南和南方个省。西方有的中餐馆也标榜他们是火辣的川菜名厨,但是不到过中国的四川或贵州,不在那里尝一尝满盘红辣椒的地方菜,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ldo;辣&rdo;,绝对体会不到川菜给人的那种刺激和兴奋。贵州菜里掺满了密密麻麻的细粒辣椒,你想剔也剔不走,除非你有操作筷子的熟练功夫。有名的重庆&ldo;辣火锅&rdo;最具代表性了,人们说它&ldo;辣得过隐&rdo;,每次到重庆我是少不了要品尝这道美味的。湖南菜也以辛辣著称。我喜欢湖南菜的做法,材料切得很细,有点像阿拉伯风味的东方沙拉。在湖南出生的毛泽东,一生用餐都没有忘记过辣椒。我曾到过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见到毛主席小时候用过的床铺和桌子,仿佛感觉到身边煽动着历史的翅膀。&ldo;国酒&rdo;茅台在中国宴会的餐桌上,真正出尽风头的是著名的茅台酒。谈到这里,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味起它的酒香。自从进入这个国家,我就和这种琼浆玉液打交道,20年来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茅台成为了我的要好朋友。不瞒你说,现在以茅台的酒量而论,我自信在我现有的中国友人当中找不到几个敌手。我几次到过茅台的家乡贵州,到了俗话说的近水楼台,自然给了我饱尝当地特产的一个机会。

记得一次在省会贵阳,我放胆品尝了一下酒精浓度达到70%的茅台,最后总算是挺过来了,我没有醉倒。不过也要好自为之,我将中国茅台戏称为&ldo;催魂酒&rdo;。各个省份喝茅台的情况都不一样,你最不容易躲过的一个省份就是新疆。有意思的是,新疆的居民有一半以上是穆斯林,而穆斯林是不喝白酒的(至少是不在嘴上说)。话虽如此说,我还是看到许多人畅饮茅台。前面谈到过,在那里,我们和维吾尔人努尔以及其他各族朋友,通过茅台酒传递着浓浓的情谊。不尝过茅台的人,是不懂得十几二十杯是什么滋味的。但是这有一个好处,原先达不成一致的难题,往往举杯一喝用中国的俗话说就&ldo;搞定了&rdo;。我拿起酒杯,若有其事地在桌面上扣响一声,然后拉开嗓门说为所有在座的人干这一杯,祝贺我们就此前讨论的问题达成一致,接着高呼一声&ldo;干杯!&rdo;顷刻间喝完杯中酒,并将酒杯倒过来高高举起,以示没有中国人所说的&ldo;猫腻&rdo;。在座的每个人跟着照办,结果无须更多讨论,大家喝完这一杯酒等于解决了问题,万事大吉。我不愿显示我的酒量,每次宴会开始时我都要先做声明:大夫不让我多喝酒。喝完第一杯,我就对大家说:一定不要告诉我的大夫;喝完第二杯,我再次对大家说:一定不要告诉我的太太。接下去一发而不可收拾,我每多喝一杯都会找到一个遁词。这已经是往事了,但现在可以说,我的勇气依然不减当年。有人会问我,为什么我在宴会上喝这么多茅台酒,我的回答是:&ldo;领主人的情。&rdo;领主人的情,也是领中国人民的情。茅台在中国人的眼睛里和心目中,是酒,更是情。茅台被尊称为中国的&ldo;国酒&rdo;。它色清透明,醇香馥郁,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从此跻身世界三大名酒行列。但&ldo;国酒&rdo;的荣誉不全在其品质,更在其文化内涵,在它的许多动人故事。1935年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群众多次以茅台酒慰问红军战士,周恩来总理曾说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毛泽东主席送给他一并茅台,从此茅台更是名闻天下。中国人只有对最亲密的友人,在最隆重的场合才动用茅台出来款待。有些犹太人不会喝茅台,他们以为可以找一个聪明的办法,在酒杯里倒上清水代替茅台,也装着和大家一起干杯。我劝他们一定不要这样做,因为其一,当地人一眼就能分辩出清水和茅台之不同,其二,这有伤主人的情面。在以色列,茅台并不知名,俄罗斯的伏特加虽然品质不如茅台,却是最受欢迎的白酒。理由很简单,许多移民都来自俄罗斯,他们喝惯了伏特加。但我在以色列宴请从中国来的朋友时,一定尽量献上一瓶茅台酒。每当我在这些场合下亮出那有名的茅台酒时,总会引起客人们的一阵惊喜。礼尚往来我在1989年的报告中写道:&ldo;在这次访问中,我还知道中国人的另一个习惯:送礼。你和一些重要人物会见,结束时你总会收到一份礼物。礼物是各式各样的,有领带、相册,或者是当地生产的某种特产。遗憾的是没有人事先告诉我这种礼仪,照理我应当回送一份礼物以表示感谢,可是两手空空。我甚为尴尬,心想以后一定不会失礼了。&rdo;我后来再到中国,以及担任公使4年期间,从来不再犯过这个错误。在中国,送礼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人说,送礼在西方一些国家被视为犯法的贿赂行为。我不但反对把中国的送礼当成贿赂看待,而且毫不含糊地要在此说明,这种习惯和贿赂完全不同。第一,我参加过无数次的各种活动,有会议,有宴请,活动结束时通常都互送礼物。礼物是用来表达友谊和合作的善意的。从值钱与否来看,这些礼物实在微不足道,但论它所表达的友谊和尊重的意义,却是弥足珍贵的。无论如何,到中国去要对此有所准备。其次如果有人问我,送礼这事的确如此重要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主人把送件礼物当成向你表达良好祝愿和感谢的一件大事,你回送礼物给他,也就是向他作同样的表示,这对双方当然非常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