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妯娌和儿媳妇,侄儿媳妇都来帮厨。
小芳大手笔,直接买了半扇猪来招待亲朋,村里办酒时心照不宣的规则,用不完的菜,最后都归几个本家帮厨瓜分。
自家人不能收钱,小芳这是变着花样的贴补她们,几个媳妇子欢喜的眉开眼笑,干劲十足。
来随礼的人也规规矩矩,说着好听话,约束自家不懂事的媳妇和孩子。
崔锦芳的富裕能干,无形中增添了她的威严,小民升学宴还要委托族里的情况一去不返,崔家终于立起来了。
随着一串串鞭炮响起,门口时不时有专门说喜话的人来讨喜。
村里有这个职业,只要听说哪个方向有喜事,他们就带着一小串鞭炮去,说上一串押韵的祝词,主人家就要给红包。
崔锦芳不冒尖也不吝啬,早就包好红包塞在口袋里,六毛一个,有人来就给一个,鞭炮声吸引一群小孩来捡,门口热热闹闹。
在这热闹喧嚣中,新郎官张超美,穿着一身宽大带垫肩的手工西装,胸前别着红花,冻的鼻尖通红,坐在手扶拖拉机上慢悠悠的过来,后头还跟着一辆,专门拉嫁妆。
不少孩子跟在后头跑,还有的扒在车上,也不敢上去,就扒着走一段,权当坐过拖拉机了。
张超美人逢喜事精神爽,笑的合不拢嘴,抓着袋子里的糖,冲孩子们撒去,引的孩子们一阵哄抢。
打扮好的小梅,站在屋子里向外张望,秋水盈盈,刚好对上崔锦芳的目光。
新娘子一身正红色盘扣棉袄,红色皮鞋,正红口红,挽起的发髻旁边还带着大红布花,笑盈盈的看着崔锦芳,嘴巴做出一个‘大姐’的口型。
小芳恍惚间想起那年,小梅才三岁,跟着她走了很远的路,又累又饿,想要留在姥姥家吃饭。
她顾着自尊心,把妹妹打了一顿,小梅莫名其妙挨打,什么也不敢说,迈着小短腿,又跟在她身后压抑着哭声走回来。
后来她总想起那个三岁大的孩子,心里止不住的后悔自责。
三岁孩子有什么错?
不过是饿了,想跟着亲人吃口饭,就被她打了。
之后多年,崔锦芳想尽办法弥补,总怕弟弟妹妹吃不饱。
可是崔锦芳也有童年,童年的伤疤,刻在骨子里,一生不能愈合。
就算现在能吃饱肚子,崔锦芳心里依旧有个三岁的小女孩,被她打了一顿,委屈巴巴的拉着她的衣服,哭着走回家,不敢喊累。
崔锦芳一直觉得亏欠那个三岁的小梅,一生无法弥补,这是她心里的一个窟窿,如何都填不满。
如今小梅要出嫁了,欢欢喜喜的奔向她的良人。
将来的小梅一定有个幸福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儿孙绕膝,一辈子快乐顺遂。
秀琴大娘赶忙叫媳妇们开席,招呼新郎官带来的人吃饭。
随后又是拦着门讨喜糖和红包,又是搬嫁妆,红漆木箱子,大衣柜,子孙桶,澡盆子,车把手上绑了红手绢的自行车,红底牡丹花的棉花被。。。。。。
张超美跟小梅恭恭敬敬的给崔盼有敬茶,跟着小梅叫‘大’,崔盼有摸出崔锦芳给他的红包,塞给一对新人。
在一遍又一遍的催轿鞭声中,小梅终于叫小民背着出来了。
小梅走到院子里,扭头去找大姐,人群中却没有大姐的身影。
她突然拍拍小民,让小民带她转身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