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里希&iddot;赫尔德林也并非置身于这个运动之外。
然而,这种吸引力是短暂的,这也不是偶然的现象。在任何其他国家,
神秘主义都没有这样强大。它是路德教派的核心;通过虔信派和摩拉维亚修
士派,人们可以发现十七世纪的鞋匠和通神论者雅各布&iddot;伯梅和浪漫主义者
之间的联系。象亚伯拉罕&iddot;维尔纳、卡尔&iddot;里特尔和弗朗茨&iddot;巴德尔这样的
学者都读过伯梅的著作,他们以自己对他的著作的实际理解,竟作了一些最
意想不到的象征性的解释。康德之后,直觉主义继续在德意志哲学中占据着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终于把哲学引到了先验论的唯心主义。费希特在1794
年出版的《知识学基础》一书中,通过精神的洞察力,把&ldo;自我&rdo;当作纯粹
活动中出现的唯一真实。然后,他又树立了&ldo;非我&rdo;,以便给&ldo;自我&rdo;提供
一个企图吸收&ldo;非我&rdo;的动机。后来,谢林又赋予&ldo;非我&rdo;一种独立的存在,
尽管这种存在纯粹是唯心主义的。他相信自然和&ldo;自我&rdo;只是&ldo;绝对&rdo;的两
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无意识的同一性被思考所分开,但是艺术家的天才可
以通过直觉掌握它们,并把它们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最后,音乐在德意志达
到了空前的繁荣。海顿那时候正在创作他的最伟大的乐曲《四季》和《创世
纪》,他的艺术仍然散发着十八世纪的满面春风的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的气
息。另一方面,贝多芬的悲剧精神已在他某些初期的奏鸣曲中有所激发。
十八世纪将近结束之前,一群脱离了歌德以及更脱离了席勒的人,把&ldo;浪
漫主义者&rdo;和&ldo;浪漫主义&rdo;作为他们号召的旗帜,并且因而取得了成功。1798
年,弗里德里希&iddot;施勒格尔在他的兄弟奥古斯特的帮助下,在柏林发行了一
个叫做《雅典娜神殿》的杂志,这份杂志出版了三年。他们1798年在德累
斯顿,1799年又在耶拿(奥古斯特在这里任教)会见了诺瓦利(他的真名是
冯&iddot;哈登堡男爵)、谢林和蒂克。当时,蒂克刚刚出版《一个艺术之友、世
俗修士的倾诉》,这部著作是他的一位早逝的朋友威廉&iddot;瓦肯罗德遗留给他
的。他们共同议论出一种哲学,1804年弗里德里希&iddot;施勒格尔在他的文学教
程里采用了这种哲学,但是它本身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连贯的思
想。由于他们都是古典作品的门徒,他们首先把世界看成是生命力创造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