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勇士的敬意,我们排出了最严密的阵形。中路是连续两排的刀盾兵,刀盾兵的背后就是连续三排的弓箭手,再之后都是大戟兵,两翼则是跨马横刀的骑兵。
卜己根本早就看破了生死,他就是要过来玩命的,就算死,他也要多托几个官兵垫背,当然要是有几员猛将能死在他的手里,他就算死也甘心了。
十几万人对阵当然不可能瞬间决出胜负,所以像正规战一样从单挑开始,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士气和打击敌人的士气设计的。虽然不是很流行,但确实有人用,这种战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转弱为强,卜己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虽然他的士兵比我们还多一万,但是战斗力差着好几倍呢,如果不使劲提升一下士气,就算是背水一战也难逃全军覆没的危险。
卜己的一员大将出来了,我们这边也有人应战了。
我们这里出来的人是孙坚,他可能是最窝火的一个人。刚出来打黄巾的时候他跟我一样都是佐军司马,现在他升了一级变成了别部司马,但是连我手下都有好几个是别部司马了,我更是连跳好几级直接蹦到了和皇甫嵩他们差不多的讨贼中郎将的位置上,跟他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要是现在再不多立点儿战功,以后连打招呼都不好意思了。
卜己的大将是个山贼,平常就有两把刷子,在卜己帐下还没几个人能比他强的。通名换姓之后,两个人就开始了拼杀,真还别说,这个家伙比在南方碰见的那几员武将强多了,竟然能跟孙坚对战二十多个回合。不过孙坚也是有点急了,完全的犯了战术上的错误,他上来就打算以大压小,拿自己的猛力更人家拼,没想到对方虽然是山贼出身,但是力气却一点儿都不比他小,只是招术上缺乏变化,等孙坚看明白的时候,二十多招已经过去了。
孙坚赶紧调整策略,以慢打快,专找对方的后手,终于在第五招上,一刀砍掉了对方的发髻,还连带着一块头皮,那血刷的就流了下来,头发也披散开来,怎么看都像党项人。幸亏是二马盘旋的时候,那家伙的马头冲着本阵,他拨马败逃之后直接就被自己的兵将救下去了,要不然连命都得丢掉。
孙坚这下可得意了,在阵前不住的叫骂,连连杀败了敌人三员大将。
卜己虽然忍不住,但是也得忍,但凡自己有点儿损伤,整个黄巾军就完蛋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冲了出去。
第一百五十四章英雄
卜尾的出阵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作为他的老爹,卜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多厉害,只知道他的老师很厉害,但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谁都不知道。卜尾自打去年回到家里也没有展示什么,所以大家也不知道他的武艺高到什么地步。而且自打他回来,所有人都不再愿意接触他了,他变得像一块冰,什么时候都冷冷的,尤其是那一身白衣,加上他出众的容貌,飘逸的步伐,更让人感觉他高不可攀。
现在卜尾出场了,所有的黄巾军将领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一个个全都露出了期待的目光,好像少帅就是他们的救世主,只有一个人觉得揪心,那就是卜己,卜尾的亲生父亲,兖州黄巾军的大帅。
卜尾一出场赵云就紧紧盯住了他:&ldo;这个人不好对付。&rdo;
萧风一直是客卿的身份:&ldo;当然不好对付了,这个人肯定也是游侠出身,而且功夫不错,你看他的身法就知道。但是他的马上功夫怎么样就不清楚了,先让他跟文台兄打打看吧,实在不行了,我和九吾兄上去试试。&rdo;
孙坚虽然也有一帮游侠出身的朋友,但是根本没有这个档次的,所以他并没有把这个长的文弱清秀的小伙子看在眼里。
通名报姓过后,双刀并举两个人就杀在了一处。孙坚的轻敌使他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还没过三招他就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一般,不仅力气上不比自己小多少,而且在技巧的掌握上绝对也是一流的。自己一开始的不认真为自己埋下了苦果,现在纯粹一幅挨打不还手的态势,这简直太丢人了。
黄巾军得士兵们看到卜尾英勇作战的身姿,好像看到了军神一样。那些刚才已经低下头,偃旗息鼓的战士们这会儿已经疯狂了,看着孙坚被他们的少帅杀的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心情的那个激动就别提了,连卜己也不顾形象地开始呐喊了。黄巾军的将士们确实太委屈了,他们虽然在战争之初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自打北军出动以来处处碰壁,就是那些只敢缩在城里的郡兵,现在都敢出来晃悠了。刚才自己这边连输了三阵,士气已经跌到了谷底,但是谷底反弹也是最强劲的。
实际上孙坚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这一点我们都看得出来,孙坚的经验确实老到,绝不是卜尾比得了的,他虽然在防守,但他更在引诱。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能够一举扭转劣势的机会。
但是我们看出来了,卜己也看出来了,他可是老油条了,自己的儿子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是因为一开始利用了敌人的轻敌占了先手而已,现在绝不能让敌人反盘,否则一切的努力就全完了,正好当前的士气也达到了最高点,此时不发更待何时?
卜己一声大喝:&ldo;兄弟们冲啊!我为你们击鼓助威!&rdo;堂堂大帅,抢过了士卒手中的鼓棰,擂起了鼓,无数的黄巾军冲了上来,直逼孙坚和卜尾的战斗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