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来的时候,张二娘好一顿夸赞,直说那富户家里有钱的不得了,花园子里的花都不是种在地里,全种在花盆子里,白日里要搬出来晒太阳,晚上还要搬进花棚子去,她的活计就是给花浇水,搬花儿,倒是轻松又有趣儿。
张二娘的话让海棠都吃了一惊,心道难怪秋日他家还能赏到菊花,没有遭那蝗灾的祸害,原来都是种花盆里的。这家人也是有钱,还专门请人来伺候一堆花儿。有钱人的世界,还真不是平常人能懂的
张二娘的差事好,自然越发跟柳大婶亲热了,每次放工回来都要带着阿福去隔壁串门子。
正好柳大婶的两个孙子也跟阿福般般大,三个孩子都是懂事的,不打不闹,玩到一块儿也省了大人不少的心思。
这天海棠要带着桩子去付大夫这边取药去,便把阿福托付给了柳大婶的儿媳杏花,又送了些自己做的蒸糕等吃食后,才放心带着桩子走了。
付大夫家里距离这边不算远,此刻已是申时上下,海棠还记得上回那付大夫就是这个点出来坐堂的。
两人前后脚慢慢走,一顿饭工夫也走到了保仁堂。
大堂里等候的人依旧多,果然如海棠预料的那般,这付大夫已经出来坐诊了。
等候片刻后便轮到桩子。
把脉,问诊,开方子,抓药,再出了四百个大钱后,海棠才提着一包药,扶着桩子一前一后出了门去。
小走了几步,桩子便有些乏力了。海棠慌了,忙问道:&ldo;这是咋的啦?刚刚还好好的?&rdo;
桩子苍白着脸,依靠着她有气无力回道:&ldo;那屋子里味儿重,熏得我难受&rdo;
眼见着桩子要往一边倒,海棠赶紧一把扶了他。
这会儿还没走出西大街,离家还有一段路,要休息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
第226章:营生
海棠心焦,四下张望,恰好见身后店铺里没啥客人,靠门边处还有一张凳子,她也顾不得许多,扶着桩子上了青石台阶,让他坐下休息休息。
抹了抹额头的汗珠子,海棠长吁一口气,这才抬眼搜寻,打算跟老板道声谢儿。
这铺子看着像是个书屋,靠墙的货架上摆放些书籍,文房四宝之类的物什,墙上悬挂些山水画儿。
海棠细细打量一番,朝里头走去,等到了柜台处,这才发现一个年轻文人模样的男子,正低着头伏案写字。
这应该便是那老板了。
海棠赶紧叫人,连着喊了他三声,那文人都没抬头回话,似乎写的入了神。
海棠摇摇头,转身朝回路走。
门口桩子脸色依旧苍白,靠着墙喘气。
一时半会儿,他也歇不回来,海棠过来给他轻拍后背,帮他顺气儿。
缓了好一会儿,见他脸上终于有了丝血色,她心里总算松快了些。
铺里书籍层层摆放,整齐有序,散发出阵阵墨香味儿。
海棠随手抽出面前的一本书,看了看封面,是手写的《双屏记》,小楷字体,字迹清新飘逸,带着一股子灵气,一看就知是专门的练家子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