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曹操、曹丕、曹睿时代是地主阶层与统治阶层逐渐契合的时期,皇权只能越来越稳固,宦官,派不上用场。
曹睿死后,曹芳即位,即位时年仅八岁,且非曹睿他老婆所生,这就符合了宦官专权的第三个条件,宦官专权,有希望了!
可惜,即便如此,终曹芳一朝,还是没出现宦官专权。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来有趣,之所以小皇帝曹芳掌权后宦官依旧不兴,这要感谢那位脍炙人口的活神仙‐‐诸葛亮。有人问了,诸葛亮远在西蜀,感谢他干吗咧?大家都知道,曹睿在世时,国家边境不太平,总打仗,为什么?因为诸葛亮伐魏。这位孔明大叔是六出岐山,每次都带出来十几万人马,浩浩荡荡来找曹操的后代拼老命,吓得曹睿是六神无主,要保住政权,非得靠那些个精兵猛将才行,好不容易盼到诸葛亮死了,他的学生姜维却不死心,想继续伐魏,所以曹睿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西蜀的诸葛师徒,西大门总是不安生,迫使他临终前将大权交给大将司马懿,以便其继续抵挡西蜀,这就造成了权臣掌权的结果,而司马懿与东汉的梁冀还不同,梁冀乃世袭大将军,在军中没什么人望,汉桓帝想扳倒他,也就派宦官带兵把他扳倒了,可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久在军旅,曾无数次抵御住诸葛亮的进攻,人心归附,曹氏宗亲想用军队的力量把他扳倒,做不到,因此就算有宦官想帮曹芳一把,把司马懿父子三人干掉,那也是有心无力。
这也就看出来,之所以曹芳时代没有出现宦官专政,还真得感谢那位始作俑者诸葛亮,正是他的猛烈进攻导致曹魏政权出现了一种情况‐‐皇权与兵权分离,而这恰恰与&ldo;宦官专权的必然条件&rdo;中的第四个条件&ldo;皇权和兵权没有分离&rdo;相反,没了兵权的皇权就是纸老虎,光有宦官有什么用?
曹芳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他也知道,没有兵权,光有太监,绝对是没啥好闹腾的,所以他首先要找兵权,他找到了手里有点儿军队的曹氏宗亲夏侯玄,可这点儿兵权哪成,图谋不轨的他旋即被手握重兵的司马师给废了。
好笑的是,曹芳的继任者曹髦却不似曹芳那样聪明,曹芳至少知道,先抓兵权,再要皇权,可是曹髦这个年轻的傀儡君王却全然不考虑这些,他为了恢复祖上的荣光,铤而走险,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向司马氏发动了攻击。
他没有兵权,靠谁发动攻击呢?
当然是靠宦官,好了,我们久违的主角出现了,虽然三国时期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但关键时刻他们也会冒一下头。
从秦朝到东汉,只要是宦官专权,他们必然会打着皇帝的名义去召集军队作自己的保障,但此时此刻曹髦却没有军队,失去了重要保障的宦官们在皇权的号召下又会怎样呢?他们跟随曹髦冲出宫殿,被司马昭的军队拦住,于是宦官们傻在当场,皇帝曹髦亲自上前打气,被刺死当场,宦官们四散奔逃。
总结一下,曹魏之所以没出现宦官专权的原因就是:在政权前期,皇权没有受到来自权臣的威胁,皇帝勤勉,兵权未失,在政权的后期,是皇权虽然受到了权臣威胁,且年纪也很小,但兵权和皇权已经分离,作为皇帝奴仆的宦官无法行风作浪。
记住说过的四个宦官专政的条件吧,它们很准。
接下来再看看西蜀。
前面说过,蜀汉的灭亡是不能全部归罪于宦官黄皓一个人的,刘禅崇信黄皓,顶多是造成宦官乱政,但不会形成宦官专权,什么原因呢?首先看皇权是否受到威胁,蜀汉第一任丞相诸葛亮,呕心沥血苦死也要光复大汉,他是不会篡位夺权的,诸葛亮死后,尚书蒋琬执政,萧规曹随,依旧发展生产养兵备战,迫于曹魏的巨大军事威胁,蒋琬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农耕备战上,终于耗尽心血早亡。蒋琬之后是费祎,费祎除了继续蒋琬的政策之外,不做北伐准备,而是尽力自保,对内不断聚草屯粮以备不测,对外笼络曹魏降臣以探虚实,精力基本花费在治国上,最后不幸遇刺,费祎之后是董允,刚正不阿,屡次训导宦官黄皓,将阉人压制得相当厉害,对刘禅则忠心耿耿,由此可见,在蜀汉帝国,由于刘备、诸葛亮的用人得当,皇权并未受到来自权臣的威胁。
无人威胁刘禅的帝位,皇帝自然无争权的必要,宦官没有出动的机会。即便是大将军姜维也是领兵外战,丝毫没有夺权的意思,魏军来犯,他还拼死守住西大门,从诸葛亮到董允,蜀国上下都在以维护政权的生命为目标,军政把控得非常严,保证皇权有效的同时,杜绝了阉宦参政。
董允死后,陈祗为政,这个人和宦官的关系很好,对宦官参政未加压制,导致了黄皓乱政,但兵权却在姜维手中,且刘禅由于执政权力未失,乐得安于现状,不主张为一宦官对百官横加杀戮,因此黄皓虽然乱政,却没有造成汉末竖阉横行的局面。
从社会阶层角度,蜀汉政权也杜绝了宦官专权的可能性,刘备是个卖草鞋的,他的事业之所以磕磕绊绊,就是因为出身低,士族大家根本不屑答理他,所以他靠着赤壁大战混水摸鱼后,就赶紧拉拢荆州士族,兵入四川后又大力拉拢东州士族,以为后盾,蜀汉政权实际上是刘氏军事集团和荆、川士族豪门合作的产物,豪门供给钱粮兵员,统治集团给予他们宽松的政策环境,大家相辅相成活下去,在这点上,无论是刘备还是刘禅,都不敢去大量掠夺豪门地主的利益,否则便是自取灭亡,因此就算有黄皓乱政,也是在与豪门合作的基础上为自己攫取一点儿看得见的利益罢了,根本无法和东汉末宦官巧取豪夺暴敛无度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