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儿第一部分
第一章离家1(1)
当风渐渐吹黄田里的草,吹凉河里的水,吹起一片片似欢乐,又似悲叹的虫鸣时,秋已经悄悄深了,慢慢从早秋滑向中秋,从中秋滑向晚秋。
晚秋,这是唱歌的人、写诗的人、作曲的人喜欢用的文化词儿,农民们不这样说。他们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也不掖着藏着,扭扭捏捏的‐‐
晚秋?那不就是秋后嘛!
秋后,该收的庄稼收完了,该种的庄稼也种下了,正是喘一口气,歇一歇脚,东家西家有事儿没事儿,串一串门,喝一两口小酒的时候。
不过,这样消消闲闲的日子,在秋后,很早就没有了。秋后的秋后,很少有人再有心情喘一口气,歇一歇脚,有事没事儿,串一串门,喝喝小酒了。秋后的秋后,庄稼活儿做得差不多的时候,人们都想着出去走走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所说的秋后的秋后,前一个秋后,是刚刚说过的季节,也就是晚秋时候;而后一个秋后,就不是季节了,它是一个小村庄,一个你在地图上,永远也找不到的小村庄。
这并不是说,秋后从来不存在,而是说,它实在太小了,小得地图上没有它的位置。可是,即便是这么小的地方,也生活着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
事实上,随便在中国农村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看到秋后的影子。也许正因为这样,许多人常常把秋后这样的村庄,有意无意地遗忘了。虽然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曾经在这里出生,然后慢慢长大到,有能力离开它的年龄。
实际上,长大后从秋后走出去的人,要比现在的秋后人多得多。
蚂蚱的很多亲威、邻居,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出生在秋后,又喝着秋后的水、吃着秋后的饭长大,可是,长大后,他们又一个个离开了秋后,离开了秋后的家。
只要谁家的屋门一直锁着,蜘蛛在门口织起了网,你就可以说,这家人早已经离开了秋后,很久很久都没有回来了。
蚂蚱是谁?
是秋后田野里,一片声儿叫着的小虫子吗?有时,会被孩子轻轻易易地抓住,从脖领上串一根狗尾巴草,然后,拿回家喂鸡吃?
当然不是。这个蚂蚱,是一个刚过完十岁生日的男孩子,蚂蚱是他的小名。就在过生日那天,蚂蚱的爸爸告诉他,明天他不用去学校了。
说这话时,蚂蚱的爸爸没有敢看儿子。
&ldo;为啥不去了?&rdo;蚂蚱问,&ldo;明天我们学校开学呀!&rdo;
蚂蚱的爸爸看了他好一会儿,却没有回答,即使火红的烟头烫到了手。
爸爸的沉默,让蚂蚱不知所措。但是,很快,蚂蚱就仿佛明白了什么。他看见爸爸的眼圈红了。
蚂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在秋后小学,蚂蚱每学期都能被评为&ldo;三好学生&rdo;。尽管这样,除了一张巴掌大的油印&ldo;喜报&rdo;,蚂蚱从来也没有得到过奖品。哪怕,这些奖品只是一块小小的橡皮,或者一枝不带橡皮的铅笔、一个薄薄的作业本。
有一次,蚂蚱曾经小心翼翼地,就这件事问过同桌石头,石头说:&ldo;我爷爷没钱,他经常连工资都拿不到。&rdo;
石头的话,是对的。不但石头爷爷经常拿不到工资,秋后小学的其他老师,也常常拿出不到工资。就是因为这样,不少老师在学校里教不了几个月课,就辞职了。结果,蚂蚱和石头他们,刚刚和新老师熟悉了,可也许就在明天的每一节课上,这个老师就要和同学们告别了。而每次走的时候,几乎每个老师,都会偷偷抹眼泪,蚂蚱和同学们,也会哭成泪人儿。
石头的爷爷是秋后小学的校长,在秋后小学干了差不多快40年。
在秋后,所有人见了石头的爷爷,哪怕离得老远老远,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如果谁家来了亲威,总会去请石头的爷爷去陪客,更不用说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了。就连经常板着脸的村长,见了石头的爷爷,也要快走几步,递上一枝烟。
&ldo;蚂蚱。&rdo;爸爸终于开口了。
&ldo;哎。&rdo;蚂蚱泪眼朦胧地看了看爸爸。
&ldo;知道爸爸为什么不让你上学了吗?&rdo;
&ldo;听妈妈说,咱家没钱了。&rdo;蚂蚱的声音小得连他自己都不清。不过,蚂蚱的爸爸还是听清楚了,不但听清楚了,而且微微打了个哆嗦。
蚂蚱的爸爸又点上一枝烟,深深吸了两口后,伸出手去抚摸蚂蚱的头。然后,慢慢地,每一个字都很沉重地说:&ldo;是啊,咱家没钱。可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后天,我们全家就要离开秋后,到很远很远的一个城市去了。所以,明天我们要收拾收拾行李。&rdo;
这可是一件大事。
对城里绝大多数像蚂蚱这样的男孩子来说,如果突然听说自己家要搬,而且是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肯定会非常非常高兴。至少,也会特别惊讶。要知道,&ldo;很远很远的地方&rdo;这几个字,总是充满着童话般美丽的梦。
然而,蚂蚱不高兴。这样的事情,他在秋后经常碰到,而且他的好几个同学,就是这样突然离开秋后,离开自己的。
&ldo;一定要离开秋后吗?&rdo;蚂蚱问爸爸。
爸爸没有直接回答蚂蚱的提问,只是说:&ldo;光靠在家种地,怎么能行?你柳桩叔他们早就出去打工了。在外面挣的钱再少,也总比在家望天收强啊。我和你妈商量了,咱们家也出去打工,留你爷爷先在家看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