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在东方煜十二岁那年,昆仑子和观临子看着与其他孩子玩耍时常常静默一旁的东方煜,两人交换了心里已经思虑良久的想法,然后观临子便离开昆仑山前往雪岭。他决定到没去过的地方走走,为人世的仁善增添一点力量,也为他的好徒弟培养一个对手。
两年前,暗谷的彤楼被烧,昆仑子和观临子才知道离他们并不太远的地方竟有如此不堪的事情,在他们反省自己的隐逸生活、思考自己的力量是否该用来惩恶扬善时,也听说了雪岭名士白峪峰,他的正义感、勇气、智慧、淡泊名利的故事,让观临子选择接近了解他。
观临子来到凤翔城,先在客栈住下,然后在邻近白府的街市赁了房子,开了家无名的作坊,制金器为业(注:这里的金器指金属制成的器具)。
白府所在的地段较偏,人流不多,小店开张时也没仪式没宣传,加上没亲没故,自然也没什么人来。观临子做半天活,半天关门出去走走,在茶楼饭馆听大家说话,早晚练功。
如此,他了解到当地人尊称白峪峰为少伯,因为雪岭地位最高的人是袭伯,而少伯既非领主也非官员。白家说起来算是地主富商,然而乡民对少伯的爱戴远胜于官贵。
少伯行事低调,妻子病故之后便未再娶,一人悉心教导独子。年仅十五岁的白昊天在众人口中也是文武双全的俊彦,可见人们对白家的尚慕。
(注:少伯也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字,后面引用了他的诗句。)
少伯饱学而不仕,一有文集流出,大家便争相传抄,口耳相传。原来观临子初到雪岭境内歇脚喝茶的小店墙上的诗文也是他的——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注:出自《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千子书院有时会邀请少伯讲学,他与书院的几位先生是好友,便也应邀而谈,学生们对其所言相当推崇(注:千子书院属于山河书院,千字源于千华山,子字源于子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出自《论语·雍也》)。”
不知伊伯是否也有同感,给女儿取名彬彬。
相较于文,少伯的武艺如何则难以验证,无论他的家传剑法如何被传为神技,他似乎未曾在公开场合与人比试,也没收徒弟——除了教导他儿子。
观临子在昆仑山时听闻他与洪氏交涉时吃过亏,当然在雪岭没有这种说法。彤楼善使诡计,也不能依此比较他和洪氏的武功高下,他敢亲自前往彤楼,应该也有些把握。
少伯待人以礼,乐善好施,但真正了解他的人不多,人们通过表象想象的或许会过于美化,不过能让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应该不差,至少他的诗文和公开的想法都挺不错。
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观临子的手艺出众,偶尔的几名顾客带来了更多的买主,金器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有人问师傅贵姓,他答姓观,人误以为姓关,后来大家都称他为关师傅或关掌柜。
客人告诉关师傅有人眼红他生意红火,若是换了别的地方难免有人寻衅找茬,好在有少伯在官员会管,大家才能公平竞争,对买卖双方都有利。
没过多久,有白府的人来定制器皿。白府的人很有礼貌,关掌柜的金器明码实价,听说是白府要用,表示可以优惠。白府的人表示感谢,并说只要器物真好,一定推荐给别家。最后关掌柜给打了九折,白府的人高高兴兴取走了东西。不多日便有岳府的人来订金器,说是白府介绍的。
关师傅做完这一批和几件零活,暂不接活了,说是要回老家一趟,别人问他老家在哪儿,他答明海。一般人从雪岭到昆仑山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观临子外出找好了材料,开始制作他送给白家的礼物。其间他在郊外与骑马而行的白家父子交错而过,不知为何,白昊天在马上看到了他,还两次回头看。那孩子眼含清泉,眉蕴秋风,虽高鼻宽额,却有几分阴柔之气,于是观临子想好了合适的样式。
冬至的第二天,白府收到西街关掌柜送的礼,管家看了一下,没有异样,便呈给白峪峰。“老爷,这是西街金器店关掌柜送给少爷的成人贺礼,请您过目。”
白峪峰放下书本,接过漆盒,打开。纯白的剑鞘,刻有精美暗花,未饰金银珠玉。
拿出,不重。握住剑柄抽出,顺而不滑。放下剑鞘,细看,姿形优雅,锻工精良,钢花如雪,正如其名——“百炼雪花剑”。